中国艺术投资网

解析拍卖——访《收藏品拍卖学》


《收藏品拍卖学》

  2008年底,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马健推出了新著《收藏品拍卖学》。该书以翔实的数据、经典的案例,系统地介绍了收藏品的含义、收藏品的种类、收藏品的评估、拍卖的含义、拍卖的历史和拍卖的特点等基础知识,以及拍卖的基本形式、拍卖学基本原理和拍卖理论的应用等,并深入探讨了收藏品拍卖的规则、收藏品拍卖的设计和收藏品拍卖的博弈等一系列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该书具有填补此项学术领域空白的意义。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马健。

  记者:您为什么要写《收藏品拍卖学》这本书?

  马健:三年前,在我完成《收藏投资学》的初稿之后,就决定写一本关于收藏品拍卖的书。不过,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和梳理思路之类的准备工作花了我一年多的时间,直到2008年初才正式动笔。我从2005年开始就比较系统地关注收藏品拍卖方面的问题,在研究收藏品拍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然后就开始不断地调查和思考,希望能够合理地解释这些现象。这几年陆陆续续写过一些文章,《收藏品拍卖学》这本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阶段性小结。

  记者:您这本书的书名叫《收藏品拍卖学》,为什么不叫《艺术品拍卖学》呢?文物、艺术品和收藏品有什么样的区别?

  马健:文物、艺术品和收藏品是三个含义比较相近,涵盖范围交叉,经常替换使用的概念。但是,三者也有不小的区别。古人习惯于将旧时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物品称为骨董、古董、古玩或者文玩,都是古器物的意思。后来则称其为文物,泛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文物和艺术品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将艺术品理解为经过人们的加工制造,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以某种物质形态存在的物品。换句话说,文物和艺术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之间还有不小的“交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收藏品”的含义就广泛得多了。根据陈宝定教授的估算,现在收藏品的种类已经超过了2000种。在拍卖市场上,上拍的拍品有文物,比如甲骨;有艺术品,比如吴冠中的画;有既是文物也是艺术品的收藏品,比如米芾的书法;还有既不是文物也不是艺术品的收藏品,比如和田玉籽料。所以,对于拍卖而言,我比较倾向于用“收藏品”来统称这几类拍卖标的。

  记者:您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马健:在我写作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两个:一是拍卖数据的真实性问题;二是拍卖案例的搜集。在我引用收藏品拍卖数据时是非常谨慎的,因为一不小心就有朋友会告诉我,这其实是“假拍”,那儿又有“猫腻”。这是处理拍卖数据时遇到的一大困难。但我觉得,即使拍卖数据存在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当我们纵向比较不同时期的拍卖数据时,每一年的数据总可以大致反映一种基本的趋势,反映一些主要的市场信号。所以,在我写作过程中,尽量选择那些相对可靠的数据来反映趋势性的问题,数据不一定很准确很真实,但大趋势是可以反映出来的。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只看表面数据,不管实际情况的人。事实上,我更关注的是这些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同时希望自己能够相对准确地解读这些信息。

  第二个困难是关于案例研究的。在这本书中,我写了很多拍卖公司的真实案例,用这些真实的案例说明问题,归纳结论。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有一些案例,虽然我从不同的渠道都得到了验证,但我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确凿证据,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不能写出来,只能回过头去找那些经过媒体公开报道过的案例,而我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反而不能用。好在科斯说过,调查所得的材料就是一把火烧掉也不要紧,只要抽象和简化得当,由此得出的结论照样可以一般化。

  记者:在书中,您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分析比较中外收藏品拍卖业的历史和现状,您如何看待中国收藏品拍卖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马健:不可否认,目前的中国收藏品拍卖业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违规操作、“假拍”“拍假”。但我们同样应该意识到的是,凡事总有一个过程。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历史很短的行业能够一夜之间成熟起来。所以,我在写作的时候,特意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研究苏富比公司和佳士得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成败得失。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拍卖业的两大巨头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例如,私下进行“护盘”、损害买家利益、参与文物走私、帮助客户洗钱等。换句话说,即使是声誉卓著,外表光鲜,被视为行业标杆的“百年老店”,同样可能因为管理层的一意孤行或者缺乏监管而导致整个公司蒙羞受辱,陷入困境。

  事实上,拍卖公司的管理层也确实很容易在利益的面前迷失自我,毫无职业操守可言。换句话说,中国收藏品拍卖业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是所谓的“中国特色”。但我们同样应该研究的是,“百年老店”为什么能够“基业长青”?在拍卖业巨头遇到经营困境的时候,它们的应对之策其实很值得中国的拍卖公司学习。例如,曾经丑闻不断的苏富比与佳士得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一直都在不断吸取教训,加强内部监管,甚至自曝家丑。这恐怕是它们能够“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中国内地的拍卖公司都还很年轻,尽管现在的竞争也很激烈,但很多公司其实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危机。另外,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管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恐怕都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而只能通过拍卖公司的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才有可能慢慢解决。

  记者:有评论说,《收藏品拍卖学》最大的看点就是直面问题,讲了真话。如果让您自己来评价一下这本书,您认为此书最大的看点在哪里?

  马健: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是想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的研究思路。我希望自己经过细心整理的数据和精心筛选的案例,还有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后得出的结论,可以有助于大家更为深入地了解收藏品拍卖。

民俗猜你喜欢

热门民俗推荐

更多中国艺术投资网